2012年,右江區有效應對嚴峻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,認真貫徹落實中央、自治區、市各項決策部署,團結帶領全區各族人民開拓進取、克難攻堅,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進展,呈現了“七個更”。
經濟增長較快,基礎更實。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繁重任務,面對一季度工業指標增幅下滑、區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態勢,科學謀劃、果斷決策,及時以非常辦法、非常措施、非常力度克難攻堅、化解難題,推動全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,呈現出經濟總量持續增加、工業經濟止跌回升、產業結構調整加快、項目投資穩步增長的良好態勢。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5.58億元,同比增長11.6%;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1億元,同比增長22.4%;財政收入完成7.5億元,同比增長25%;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9500元,同比增長15.2%;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6405元,同比增長18.5%。
產業升級加快,結構更優。堅持把調結構、轉方式作為重中之重,著力提升特色產業發展水平。新型工業化建設邁出新步伐,桂明、祿源兩個工業園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,年內工業園區新引進項目5個,已開工建設4個、竣工投產1個,完成投資3.05億元。2012年,預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17.16億元,同比增長24.9%;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9.49億元,同比增長13.2%。現代農業特色彰顯,甘蔗、水果、蔬菜種植面積、產量進一步擴大,預計產值分別為6.82億元、3.01億元、4.68億元;建成林下養雞集中區、規模養豬場各20個,出欄肉雞1350多萬羽、肉豬15.39萬頭,黃沙鱉、娃娃魚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;新引進農業龍頭企業4家。市場消費繁榮活躍,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9.07億元,同比增長17.8%;接待游客446.61萬人次,旅游綜合收入32.09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54.50 %和186.50 %。
城鄉一體共建,面貌更新。深入開展重大城建項目“百日攻堅”活動,完成征地5379畝、拆遷安置地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000多萬元。投入2000多萬元實施“創衛”攻堅戰,完善環衛基礎設施,大力整治背街小巷、城區農貿市場、城中村、城鄉結合部“臟、亂、差”和違法建筑行為,“創衛”工作通過了國家愛衛辦暗訪。新一輪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”計劃投資2.43億元,已完成投資2.2億多元,農村道路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。投入近7000萬元完成鄉鎮(街道)黨政機關基礎設施“五有一化”建設和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,小城鎮建設全面提速。
改革開放同步,活力更強。行政體制改革、國有企業改制、文化體制改革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。農村綜合改革引向深入,完成農村土地流轉1.05 萬畝,為農業規模經營打下基礎。積極推進科技創新,實施甘蔗循環生態產業鏈開發項目等28個科技項目。大力開展招商引資,新引進項目85個,計劃總投資80.68億元;區外境內和市內外到位資金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。
民生事業進步,惠民更多。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,全面完成為民辦實事工程。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,“新農合”、“新農保”參合(保)率分別為98.33%、87.4%。主要就業指標均提前完成年度任務。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,教科文衛體基礎條件加速改善,公共服務和應急防控能力不斷提高,計生各項指標保持國優水平。成功舉辦百色右江端午龍舟文化節、陽圩山歌節、右江區第一屆運動會。保障性住房建設和農村危舊房改造完成年度任務,扶貧開發工作取得新成效。全面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和社會不穩定因素排查調處,深入推進平安建設,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。
生態建設加強,環境更好。造林綠化工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,全區森林覆蓋率達69.28%。新建改建沼氣池1150座。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工作,萬元生產總值能耗、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2.19%和5.2%。
黨風政風轉變,效能更高。深入開展創先爭優、基層組織建設年和創建“右江河谷黨建示范區”、“萬名干部入鄉住村幫扶”等活動,培育了社區、機關、農村等一批黨建品牌,黨員干部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,發展意識進一步增強。發揮績效管理和考評的導向、激勵和監督作用,切實加強機關效能建設,干部作風進一步轉變,辦事效率進一步提升。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,進一步營造了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。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請登陸:百色人才網 >> |